本篇是T.c采访的下半部分,在这部分内容里,它主要谈到了自己加入新俱乐部的决定、接受邀约的关键因素,并分享了团队目标,以及对当前CS2生态的看法。上半部分>>
Q:你如今成为Passion UA的教练。欢迎加入这支乌克兰战队!请谈谈这次转会的经过。为何接受他们的邀请?
A:是的,这个决定可能让很多人感到意外,但整个过程其实很自然。我和CEO进行了几次深入交流,最吸引我的是他们的雄心——他们并非只是重组战队,而是想打造一个具有长期竞争力的体系。他们愿意投入资源,态度非常认真。说实话,在了解阵容之前,他们的这种态度就已经打动了我。
Q:在加入Passion UA之前,你是否收到过其他邀约?
A:确实有过一些接触,但都不太具体,主要是因为当时正处于赛季关键期——Major预选赛临近,各队阵容基本锁定。如果我不接受这份邀约,可能就得等到Major结束后,看看是否有队伍进行调整。每次Major后都会有大洗牌,所以我必须权衡是否等待。
Q:队员们的英语沟通能力如何?是否存在障碍?
A:目前没有大问题。队里每个人的英语都不错,只是水平参差不齐。如果有表达不清的地方,英语较好的队员会用乌克兰语帮忙解释。
Q:训练和比赛中,他们使用英语还是乌克兰语交流?
A:他们仍然用乌克兰语沟通。这是我特意鼓励的——我不想破坏他们的场上交流效率。五名乌克兰选手用母语沟通,能更快速、清晰地传递信息。现阶段,我会通过复盘录像和队员解释来理解战术细节。等到正式比赛时,我会更深入地参与其中。
Q:听不懂指挥内容是否会影响你的临场指导?比如听不懂指挥的战术安排?
A:比我想象中更难,尤其是在练习新战术时。作为新队伍,我们一切从零开始。当我们在新地图上尝试新战术时,我常常得先搞明白“我们现在在打什么”,而不是直接优化细节或纠正错误。初期进度确实较慢,但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些解决方案,未来会继续改善沟通效率。我早有心理准备,现在正和团队一起寻找最佳协作模式。
Q:和之前执教的队伍相比,你对Passion UA的环境和条件满意吗?
A:非常满意。从第一天起,这里就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性。当然,现在还是初期阶段,但工作氛围非常积极,后勤支持也很到位。大家都充满热情,愿意提供帮助,整体体验很棒。
Q:尽管存在语言障碍,你如何评估当前阵容的潜力?他们有多大机会跻身一线行列?
A:我认为这套阵容潜力巨大。从最初几天的训练来看,选手们个人能力出色,还有很多待挖掘的空间。像Woro2k和DemQQ已经证明过自己的国际赛实力,其他队员也各有所长。
关键问题在于能否建立稳定的体系,让所有人找到舒适区并形成默契。如果能做到这一点,我相信我们可以稳步冲击一线级别,并保持竞争力。
Q:Woro2k和DemQQ的转会。你是否参与了阵容组建?还是完全由俱乐部决定?
A:我知晓变动的进展。我们讨论过潜在的自由选手,我知道他们在接触Woro2k和DemQQ。这反而让邀约更有吸引力——两位经验丰富的选手能为团队带来质变。我同意加盟后,俱乐部迅速完成了签约,所以他们其实在等我做决定。这反而让我有点压力(笑)。
Q:未来若有新选手加入,你会参与决策吗?
A:会的。如果有后续调整,我肯定会参与招募过程。毕竟我每天和团队朝夕相处,如果教练不被咨询意见反而很奇怪。不过我相信管理层已有这方面的计划。
Q:从旁观者角度看,你在Passion UA的角色似乎超越传统教练,更像参与俱乐部国际化和体系建设的核心成员。这种理解准确吗?你现阶段的主要职责是什么?
A:这个观察很到位。管理层确实希望我带来改变,帮助优化现有体系。凭借我在Bravado、
ATK和
Extra Salt等队伍从零建队的经验,我能提供更多维度的建议。
但现阶段首要任务是统一团队认知,最大化训练效率。我们没时间每天花几小时翻译沟通,所以重点是建立高效的日常协作模式。
Q:团队是否已确定指挥人选?会是Topa还是Woro2k?
A:这从未有过争议。不知道是否有过传言,但Woro2k从未被考虑接手指挥——从一开始就确定由Topa担任。
Q:你认为队内的明星选手会是谁?
A:Kvem非常出色,但jackasmo的天赋同样耀眼。当然,Woro2k本身就是成名选手,而DemQQ作为游走位始终保持着优秀数据——这些都不用多说,对吧?
Q:再谈谈未来6个月的目标。团队现阶段的主要方向是什么?
A:显然,我们希望尽快获得国际赛事邀请资格,尤其是新VRS排名系统下需要足够积分。当前首要目标是提升排名,通过参赛积累积分。年底目标是打进Major——当然不只是参与,我们要成为有竞争力的队伍。
Q:你认为V社目前的排名系统运作良好吗?是否需要调整积分规则(比如避免队伍因缺席比赛大幅掉分)?
A:具体怎么改我说不准,牵涉复杂算法。但我认为需要微调。
现行制度对新队伍极不友好——必须保留三名核心选手才能获邀,否则就得花数月爬分。这对新入局者或回归CS的俱乐部缺乏吸引力,也限制了自由选手机会。我认为具备竞争力的队伍不该被强制等待数月才能参赛。
Q:如何定义你的执教哲学?你更侧重体系构建、临场应变还是微观细节?
A:我的哲学在于平衡。这些元素都不可或缺:体系确保明确分工,但也要给选手信任直觉的空间。我希望他们在关键时刻能无畏决策。
Q:心理建设和队员化学反应有多重要?
A:随着行业专业化,人们越发意识到这是心理博弈。必须关注选手心理特质,但选手也需自我认知——什么能激发状态?什么会破坏专注?我的医学背景让我特别重视这方面。
Q:如何处理队内冲突、动力下滑或职业倦怠?
A:关键是建立开放沟通的环境,在问题恶化前及时干预。我们曾与心理专家合作筛查倦怠。
Q:有什么避免职业倦怠的建议?
A:因人而异。有人能每天训练16小时,有人8小时就到极限。重要的是识别差异并个性化调整。总体而言,营造支持性文化,让选手敢于表达困境最关键。冲突发生时,我喜欢直面解决。
过去我能通过语气察觉队员间微妙紧张,但现在语言障碍增加了难度。
Q:构建战术体系时,你偏好哪种方式?
A:从零开始最理想。接手成熟体系总像在追赶——你永远记不全所有协议和关键词。参与全程建设能确保完全理解每个环节。
Q:备战时会如何研究对手?能透露些秘诀吗?
A:取决于时间和重要性。关键比赛(如Major预选)会投入更多精力。通常我会分析近期demo,寻找战术模式和习惯动作——这些才是制定反制的关键。
Q:如何评价CS2的现状?
A:游戏仍在优化,但已接近完善。我向来对机制持开放态度——所有人面对相同规则,抱怨毫无意义。
Q:V社从CSGO过渡到CS2做对了什么?失误在哪?
A:失误在于过早停运CSGO。其实可以并行更久。但他们可能想尽快让玩家基数帮助发现问题。记得有次ESL职业联赛对阵Monte,比赛因更新延迟了1-2小时——时机本可更好。
成功之处在于烟雾机制革新。可被清除的烟雾彻底改变了地图控制和时机博弈,影响远超人们初期认知。
Q:V社是否应该更专注游戏性更新,而非皮肤或开箱系统?
A:有时他们似乎忽视问题修复。能持续优化当然更好,但重大问题的响应还算及时,目前尚可接受。
Q:当前职业赛场的竞争格局是否更加开放?强弱差距是否缩小?
A:CS2确实缩小了一线与二线的差距,冷门频出。虽非"人人可胜",但爆冷概率明显上升。
Q:你希望竞技CS做出哪些改变?比如回归MR15或经济系统调整?
A:经济系统调整总是有趣的。我没有具体方案,但希望看到更多长枪局——尤其是MR12赛制下。总体我很满意现状,MR12让比赛更紧凑,观众体验更好,也方便训练中穿插短暂调整。
Q:最后,有什么想对Passion UA粉丝说的?
A:感谢你们自官宣以来的热情支持!这种非传统建队方式需要更多耐心,但我们会用全力以赴回报信任。这支队伍正在筑基,而你们的声音至关重要。敬请期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