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攻略 >

人贩子抓到小女孩都先玩心理操控游戏,强迫认亲装可怜,网友怒斥:丧尽天良

来源:小编 | 更新时间:2025-04-07 03:39:04

人贩子抓到小女孩都先玩心理战术,通过恐吓、诱骗等手段摧毁孩子意志。据警方披露,犯罪团伙常以"带你找妈妈"为由拐骗儿童,得手后立即实施精神控制,甚至逼迫孩子背诵虚假身份信息。近期破获的跨省拐卖案中,一名7岁幸存者哭诉:"阿姨让我每天练习叫别人爸爸妈妈。"

[犯罪团伙的惯用手段]

调查显示,人贩子会刻意选择警惕性低的学龄儿童下手。在火车站、校门口等场所,他们会伪装成热心路人,用零食玩具吸引注意力。更恶劣的是,部分团伙专门训练成员模仿家长语气,当街制造"孩子不听话"的假象迷惑路人。有案例显示,犯罪者甚至提前准备儿童照片,声称是走丢的孩子亲属。

被控制的孩子往往遭受双重折磨。犯罪心理学专家指出,人贩子会故意制造孤立环境,切断孩子与外界的联系。常见手段包括没收随身物品、频繁更换藏匿地点,甚至用"警察会打你"等谎言进行恐吓。某地解救的受害者回忆,自己被关在黑屋里背了三天假名字。

[黑色产业链的运作模式]

随着打拐力度加大,犯罪分子的手段越发隐蔽。部分团伙采用"化整为零"策略,将拐卖过程拆分为诱骗、运输、转卖等环节,通过单线联系逃避侦查。更令人发指的是,他们建立所谓"驯养基地",专门"培训"被拐儿童。有知情者透露,这些场所会强迫孩子学习方言、改变口音,并拍摄乖巧视频发给买家验货。

警方在近期行动中发现,犯罪网络已蔓延至短视频平台。人贩子利用直播带货作掩护,暗中发布儿童才艺表演视频招揽买家。某次突击检查中,民警从一部手机里发现二十多条待售儿童信息,每条都标注着身高体重和"听话程度"。这种将人物化的行为,暴露出犯罪分子的极度冷血。

[全民反拐的防护网]

面对升级的犯罪手法,多地推出"十户联防"机制,便利店、药店等场所安装一键报警装置。值得关注的是,部分学校开始教授"反拐情景课",通过模拟超市走失等场景提升儿童应变能力。有家长分享经验,他们给孩子佩戴定位手表时,会故意设置错误家庭地址,防止信息被犯罪分子利用。

人贩子抓到小女孩都先玩攻心计的事实引发社会震怒。在近期微博话题中,超百万网友参与#向人贩子宣战#讨论。法律界人士呼吁,应增设"拐卖儿童精神伤害罪",让犯罪分子付出更沉重代价。目前公安部已开通24小时反拐热线,承诺对重大线索最高奖励20万元。

热门快讯

推荐攻略

免责声明:本网站的所有信息均来自于互联网收集 如有侵犯到您利益的地方请联系管理及时处理,尽请见谅!

邮箱:civets2022@163.com CopyRight©2022-2030 www.lolwz173.com